【中時電子報 】
林欣怡/報導隨著人口老化,老年人骨質疏鬆問題已經不容漠視,由於老年人髖關節骨折後半年內的死亡率相當高,甚至可達50%以上,主因是長期臥床所發生的合併症造成。老年人骨折後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通常需要至少三個月的癒合期,術後並須長期臥床,造成病患家屬沈重負擔,醫學界近來引進新式人工髖關節鉭合金「骨金屬」,由於材質最接近人體骨骼,可增加骨頭生長復原的效率,大大縮短癒合時間,讓老年人及需置換人工關節的病患提早下床,早日復原。

台中童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謝國顯表示,老年人多半有退化性關節炎,改善此症狀最好的方式,就是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

由於多數老年人都有骨質疏鬆問題,置換人工髖關節,若採用傳統的鈷絡或鈦等較硬的金屬,很容易發生排斥及鬆脫現象,謝國顯醫師指出,國外醫界新研發的鉭金屬,是美國FDA已經核准用在人體的新材質,它也是目前與人體骨骼相容性最高的稀有金屬,可減少排斥,並加速骨頭生長復原;過去髖關節置換手術病患通常需要長達三個月以上的復原期,Trabecular Metal(骨金屬)讓病患復原速度加快三倍,一、二個月內即可回復正常作息,可大幅減少長期臥床引起種種併發症的風險,並減輕家屬照護上的負擔,不過,目前這種新的材質健保並未給付,單側人工髖關節約須5-6萬元,家屬須視本身經濟情況選用。

謝國顯醫師也提醒大眾應注意老年人的日常保健,改善居家環境的安全,在浴室等易跌倒的地方加裝扶手等安全措施,平日為老人家多補充鈣質,以避免骨質疏鬆,引起骨折等意外,一旦發生骨折應盡快手術處理,以便早日恢復活動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is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