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冠心病、中風及風濕痛症患者需長期依賴阿士匹靈及風濕止痛藥,但兩藥均屬非類固醇抗炎藥物(NSAIDs),服食後會損害腸胃;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講座教授陳家亮,過去10年研究在國際上一度遭批評,但他最終證實病人服藥前先清除胃中的幽門螺旋菌,可有效減低胃潰瘍及胃出血的風險,獲得國際認同,並奪得今年的裘槎基金會「優秀科研者獎」。

美國每年因阿士匹靈及風濕止痛藥而胃潰瘍致死的人數與愛滋病的死亡人數,均超過1.5萬人,陳家亮推算本港每年有300至500名長者因以上兩藥引發胃潰瘍死亡。「他們要面對病情惡化或胃潰瘍的兩難局面……我們想胃潰瘍是否可避免?」

研究胃潰瘍風險 被評不可信

陳家亮在10年前的研究發現,服用兩藥前先清除胃中幽門螺旋菌的病人,患胃潰瘍的風險只有6.7%,比無殺菌病人的25.6%,減低約74%。研究於97年在醫學權威雜誌《刺針》(Lancet)刊登。正當陳家亮為論文首次刊登於權威雜誌而感興奮之時,各大醫學權威及醫學會議批評其研究不可信,更點名批評他「夾硬推出新理論」、心理分裂。

初出茅廬的陳家亮心情跌至谷底,決心進一步研究,之後發現長期依賴有關藥物的病人,殺菌後服藥半年,發生胃潰瘍的風險,遠低於無殺菌病人。當藥廠推出較昂貴、聲稱能減低胃潰瘍機會的特效止痛藥及特效胃藥(PPI)時,他的研究一再證明PPI引致胃潰瘍的風險與殺菌後服阿士匹靈一樣低,但新藥不能有效消除高危病人再次胃潰瘍的風險。

深入研究終獲國際認可

除推翻藥廠的「特效」聲稱,其研究一度推動歐美國家修改國際指引,承認「先殺菌後服藥」是值得參考的做法;05年,陳家亮再發表研究報告,證明服用美國心臟學會及美國心臟專科學院建議高危病人轉用的氯比格雷(Clopidogrel)1年後,有8.6%患者會再次胃出血。兩國美國組織立即根據陳的研究而修訂指引;其後全球心臟專科醫生至今會先考慮為病人「殺菌」才開藥,「從來醫學界以為只有亞洲或第三世界國家跟歐美國家,但現在要他們調轉跟我們的做法,這是港人的驕傲」。

由被批評到獲得認同,中大最年輕的講座講授陳家亮總結﹕「做醫學研究,罵戰是無意思的,要想想別人是否說得對,若我不能答別人的問題,便要花一生時間找出答案,若真的是自己錯了,便要承認,因這不是我的個人榮辱,而是病人的利益,幸好,最後證明我是對的。」

明報記者 何嘉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is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